證道錄音-2025
16791
page-template-default,page,page-id-16791,bridge-core-3.1.8,qode-page-transition-enabled,ajax_fade,page_not_loaded,,qode-theme-ver-30.5,qode-theme-bridge,qode_header_in_grid,wpb-js-composer js-comp-ver-7.6,vc_responsive

證道錄音-2025

  • 2025
    講道錄音

    • 2025-11-02   跟隨主的門徒 系列 聽見與看見的恩典
      主日崇拜: 馬可福音7:31-8:26
      葉耿齊牧師
    • 2025-10-26   跟隨主的門徒 系列 核心衝突
      主日崇拜: 馬可福音7:1-30
      張麗麗牧師
    • 2025-10-19   禾場呼喚與宣道使命
      主日崇拜: 馬太福音9:35-38; 28:18-20
      莊澤豐牧師
    • 2025-10-12   Kingdom Disruption 天国的颠覆
      主日崇拜: 太4:1-11
      李龍山牧師
    • 2025-10-05   當神透過 當祂經過
      主日崇拜: 馬可福音6:30-52
      跟隨主的門徒  系列   葉耿齊牧師
      按此顯示/隱藏摘要

      🙌 葉耿齊牧師的證道「跟隨主的門徒系列:當神透過,當祂經過」深入探討了馬可福音將兩個著名神蹟——五餅二魚(神聖的透過)和耶穌在水面上行走(神聖的經過)刻意連結。聖經記載神蹟的真正目的,不是為耶穌增添傳奇色彩,而是為了訓練門徒:使其認識耶穌基督的身份,並促進生命的成長🌱
      💡這兩大神蹟是門徒必須領受的兩大功課:
      • 當神透過: 耶穌邀請門徒參與其中,透過他們有限的資源,成就超自然的供應。
      • 當祂經過: 神在困境中顯現榮耀的同在,眷顧門徒,帶來安慰與力量。
      ❓反思: 我們是否像當年的門徒一樣,只關注環境問題是否解決(有飯吃、風浪平息),卻忽略了神要我們藉此機會認識祂的心意?
      一、#神聖的透過:不繞過你,而是透過你
      • 門徒的挑戰與主的憐憫(五餅二魚)
      - 門徒在辛勞服事後,疲憊耗盡,希望耶穌讓群眾散去自尋食物。但耶穌看到群眾如「羊沒有牧人一般」,祂最大的憐憫是「開口教訓他們」。
      - 耶穌刻意挑戰門徒:「你們給他們吃吧」。耶穌選擇不用「天降嗎哪」的方式,而是要透過門徒手中看似可笑、微不足道的資源。
      - • 耶穌定意使用門徒手中「有」的——五個餅,兩條魚,藉此訓練門徒,使其成為多人的飽足。
      • 獻上你的「五餅二魚」
      - 神學上的挑戰在於:你的五餅二魚在哪裡?🐟🍪
      - 我們可能覺得自己擁有的很少,貢獻出來很「羞恥」。但上帝要挑戰我們,即便微小,只要交在全能主的手中,祂必使用。
      - 例子一: 19世紀的喬治·慕勒(George Müller)只靠信心辦孤兒院。當他被問及有多少錢時,他回答:「我有七仙半和一個全能的神」。
      - 例子二: 王愛敏牧師以原本要買奶粉的 20 塊錢,買熱狗分給遊民,以此開啟了她蒙福的事工。
      神沒有繞過門徒,祂定意透過他們有限的奉獻,成就祂偉大的事工,讓門徒成為多人的祝福。😊🌈
      二、 #神聖的經過:不是錯過,而是同在 (水上行走)
      • 順服後的逆風與驚慌
      - 門徒順服耶穌的吩咐,上船到對岸去。耶穌獨自上山禱告,持守祂受死彌賽亞的使命。
      - 門徒在湖中遭遇逆風,整夜勞苦,未能到達目的地。
      - 他們可能覺得耶穌漠不關心,但耶穌在山上看見他們的辛勞。
      • 舊約榮耀的「經過」
      - 「經過」不是離開或錯過,而是舊約中神顯現祂榮耀的模式。
      ◦ 摩西: 神在摩西面前「經過」,讓他撇見神的背,足以幫助摩西服事。
      ◦ 以利亞: 神在微小的聲音裡「經過」,足以支撐灰心的以利亞重振精神。
      - 耶穌的「經過」證明祂就是舊約裡將自己榮耀顯現的那位神。
      • 主的安慰與愚頑
      - 門徒誤以為看見鬼怪,甚是驚慌。耶穌連忙安慰他們:「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
      - 「是我」(I am)的原意是「我是自有永有的那位神」,表示祂的同在已足夠供應一切。
      - 耶穌上船後風浪就平息了。
      - 然而,聖經總結門徒「心裡十分驚奇。這是因為他們不明白那分餅的事,心裡還是愚頑」。他們沒有領會神蹟背後的真意:耶穌既是供應者,又是超越萬有的神。
      在人生的逆風與困境中,即使我們感覺不到祂,祂也必「經過」我們。我們需要越過環境的表象,真實地認識這位眷顧我們的神。
      ·
      #總結與勉勵
      ✨感謝葉耿齊牧師帶來關於門徒訓練的教導。
      願我們不論在灰心、軟弱或恐懼中,都能敏銳地察覺到神正在透過(使用我們的缺乏)和神正在經過(以祂夠用的恩典同在)。願我們的心不愚頑,仍舊選擇跟隨到底,真實經歷並認識祂。「主啊,願那住在我裡面,幫助我們敏銳地察覺到神正在透過,神正在經過的聖靈,常與我們眾人同在,從今時直到永恆。」


    • 2025-09-28   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
      主日崇拜: 馬太福音 24 : 12 –14
      江冠明牧师
    • 2025-09-21   所蒙之召
      主日崇拜: 馬可福音6:7-32
      跟隨主的門徒  系列   張麗麗牧師
      按此顯示/隱藏摘要

      張牧師在「跟隨主的門徒」系列講道中,以「所蒙之召」為題,探討了門徒所領受的呼召,強調服事的本質、挑戰,以及最終的賞賜。
      💡特別的是,講道引用的經文採用了「夾心餅乾」三明治)文學模式,即:
      • 外層 (A): 門徒受遣與歸來 (6:7-13, 6:30-32)。
      • 中層 (B): 希律王聽聞耶穌的名聲並殺害施洗約翰 (6:14-29)。
      這貌似不相干的故事其實頗有深意,使內外層故事互相解釋,突顯了中間的血色見證,並引發對外層故事的期待與關注。
      一、外層:#輕省的擔子
      • 基督徒的呼召分為兩種:蒙恩得救的呼召,以及專門服事神/使命的呼召。門徒在此是領受了特別的使命呼召。呼召不是隨己意爭取,而是神按著祂的心意選召屬祂的人。神喜悅並祝福有屬靈同伴彼此同行(兩個兩個的出去)的宣教方式。
      • 耶穌吩咐門徒不要為物質憂慮,行路時不帶食物、口袋、錢、或兩件褂子。
      - 這並非意味著不吃不喝,而是神應許一路上用祂的公義來供應和同在。服事的道路是「輕省的擔子」。
      - 神介入每一個吩咐,並提供供應和陪伴。門徒不應追求更好的安逸,「你(們)要追求的唯獨是我」。
      • 傳道人沒有業績的擔子。如果人們不接待或不聽,門徒只需「把腳上的塵土下(抖)下來」,這是審判性的動作,表明責任在不信者自身。蒙召不是走一條苦路。服事神所帶來的樂趣和喜樂,是世間所有快樂無法取代的。😊🌈
      二、 中層:#血色見證
      當真理彰顯時,世界的權威(希律王)會感到威脅並抵擋。
      • 希律王聽聞耶穌的大能後,心懷懼怕,誤認為是施洗約翰從死裡復活,顯示其心中有愧。
      • 施洗約翰的死並非單純死於王權,而是死於人性的扭曲和軟弱。
      (1) 人性的軟弱——希律王: 希律知道約翰是「義人、聖人」,敬畏他、保護他、甚至樂意聽從他。然而,他最終卻因面子問題(不敢得罪同席的大臣、千長,以及不願被人小看他軟弱)而親手殺害了為真理發聲的約翰。知道真理卻不去行,就是軟弱。
      (2) 人性的敗壞——希羅底: 希羅底代表人性的敗壞和貪婪。約翰的指責「動了希羅底的奶酪」(觸及了她的利益),她便瘋狂報復。
      • 那門徒可以如何預備呢?
      - 服事神的人,所面對的挑戰不僅是強權,還有人性的扭曲、貪慾和敗壞。為真理發聲必須預備付上代價,即使不是生命的代價,也可能是被排斥、孤立、或羞辱。
      - 但好消息是:為真理發聲的人可能會被殺害,但他們的聲音永遠不會被消音。📣
      三、 外層:#同我暗暗的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
      門徒將一切所做的全告訴耶穌,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來,同我暗暗的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
      • 神對服事祂的人不是只是分配任務或利用。神早已為我們預備了最美好的安息之所。
      • 「歇一歇」是神永恆的同在、恩典和應許,是內心全然的平穩,不再有痛苦和掙扎。這是神給予我們最大的報償,遠勝過塵世的勞苦。
      ·
      #總結與勉勵
      ✨感謝張麗麗牧師帶來精煉且深刻的講道信息。
      親愛的弟兄姊妹,願聖靈光照我們,使我們看清神所賜的呼召。我們當以感恩的心回應,將服事視為「輕省的擔子」,因主必供應。即使我們畏懼血色見證,願主將約翰那為真理居生的勇氣放在我們裡面。
      願我們都能在人生的終點,與主一同「歇一歇」,享受祂永遠的平安與同在。✨


    • 2025-09-14   兩個女兒一段信心
      主日崇拜: 馬可福音5:21-6:6
      跟隨主的門徒  系列   葉耿齊牧師
    • 2025-09-07   見鬼了!
      主日崇拜: 馬可福音1:21-45
      跟隨主的門徒  系列   葉耿齊牧師
      按此顯示/隱藏摘要

      🙌 葉牧師在「跟隨主的門徒」系列講道中,以「見鬼了!」這個引人深思的題目,探討了馬可福音1:21-45中耶穌平靜風浪和趕出群鬼這兩個故事。
      講題「見鬼了!」在中文有兩層意思:一是表達驚訝與不可思議,二是字面上看到鬼。這兩層意思恰好描繪了門徒與群眾在面對耶穌所行奇蹟時的真實感受,引導我們更深地認識耶穌的身分及其對我們的意義。

      一、#在風暴中更深認識耶穌
      • 在經歷了一天辛勞的教導後,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到那邊去吧」。儘管疲憊,門徒仍順服地跟隨。然而,他們在海上遭遇了滅命的暴風,這些專業漁夫深知其中危險,因此極度懼怕,甚至質問耶穌:「夫子!我們喪命,你不顧嗎?」。
      • 耶穌醒來斥責風浪,風浪隨即平靜。但祂接著對門徒說:「為什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 這並非責備他們的恐懼(因為恐懼是人之常情),而是挑戰他們對耶穌話語的信心。耶穌的話語從未落空,擁有勝過疾病、污鬼和自然界的權柄。
      • 我們對上帝的信心挑戰: 講員以我們日常對航空公司和銀行的信任為例,反思我們為何常常對上帝缺乏信心。我們信任陌生的機長與航空公司,將性命交託;我們信任銀行,將畢生積蓄存入,只換來一組帳戶數字,卻常常不信神的話?
      • 風暴背後的神聖目的: 耶穌之所以要去對岸,是為了拯救那被鬼附的人。風浪的經歷,正是為了讓門徒更深理解祂話語的權柄和能力。上帝最關心的不是我們的平靜安穩,而是我們如何認識祂。風暴的發生,往往是上帝引導我們更深認識祂神聖目的的途徑。
      ·
      二、 #門徒的經歷與成長 (六個重點)
      1) 在困境中呼求耶穌: 即使帶著抱怨也無妨,重要的是真實地向祂傾訴。
      2) 耶穌會挑戰你: 祂會問:「我是誰?我的真實性與力量是否超越你的困境與恐懼?」這是靈命成長的關鍵轉折點,要堅定信心。
      3)信得過耶穌的話: 「凡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專心聆聽神的話語,是生命最基本的功課。
      4)在風暴中更認識耶穌的權威、嚴格與憐憫: 祂有時會挑戰,但從不離棄,並以超乎想像的憐憫幫助我們。
      5)認識風暴背後的神聖目的: 透過風暴,我們能更深認識耶穌,並看見祂拯救他人的廣大計畫。
      6)跟隨到底: 即使不完全明白,也要相信主是可靠的,祂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祂一直都在💖

      三、#耶穌是主大能釋放尊榮人
      • 第二個故事是耶穌在格拉森趕出群鬼。這位被鬼附的人晝夜住在墳塋和山中,用石頭砍自己,連鐵鍊也捆不住他,他已是「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馬可福音詳盡描述這些細節,是為了讓我們體會惡者折磨人心的極度兇殘,提醒我們不要給靈界留下「破口」。
      • 耶穌是至高神的兒子: 鬼一見耶穌就稱祂為「至高神的兒子」,並求耶穌不要叫他們受苦。這證明了耶穌擁有超越靈界的全柄和能力。
      • 耶穌重視人的生命: 鬼要求進入豬群,耶穌應允。約2000頭豬衝下山崖淹死在海裡。這在現代人眼中可能覺得殘忍,但對當時猶太人而言,豬是不潔的動物。這個事件凸顯了耶穌對一個靈魂的珍視,甚至情願犧牲2000頭豬也要保全一個人,並藉此潔淨那不潔之地。
      • 群眾的反應與耶穌的旨意: 趕鬼事件解決後,群眾看見那人穿著衣服、心裡明白過來,卻「大大地害怕」,因懼怕財產損失(2000頭豬),竟要求耶穌離開他們。這與門徒的反應類似:當事情解決後,他們發現耶穌遠超想像,是無法被掌控的。群眾寧願與已知的「污鬼」共存,也不願接受耶穌這位「太乾淨」的主,因為祂會挑戰他們的利益與習慣。
      • 耶穌「表面拒絕,實際使用」: 被醫治的人懇求與耶穌同在,但耶穌卻不許,吩咐他回家向親屬傳揚主為他所做的大事。耶穌離開該地,而這位被醫治的人成了在格拉森一帶(底加波利,即十個城)傳揚福音的見證人,代替了耶穌在那地的親自服事。這顯示了耶穌背後更深、更廣的救贖目的。
      ·
      #總結與勉勵
      ✨這兩個「見鬼了」的故事都彰顯了上帝的大能,耶穌不僅能平靜風浪、勝過靈界,更重要的是,祂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引導門徒更深地認識祂,並釋放那些心靈扭曲、受困於黑暗中的人。
      親愛的弟兄姊妹和朋友們,在我們的人生風暴中,願我們都能向主呼求,即使帶著抱怨也沒關係。邀請耶穌留在我們的生命中,即使這會讓我們不舒服或害怕,卻幫助我們更深地認識祂。
      祂是至高大能的潔淨者,能除去我們生命中的扭曲,恢復我們受造的尊榮。願我們不因個人的利益、面子或不習慣而拒絕祂,而是選擇跟隨到底,經歷祂的信實、可靠與憐憫。✨💖
      · · ──────── ·𖥸· ──────── · ·
      🙏 感謝葉牧師帶來如此深刻的講道,幫助我們在挑戰中重新認識耶穌的權柄與慈愛。願我們都能勇敢地將生命交託給這位主,因為祂不僅是平靜風浪的主,更是釋放人、使人重獲尊榮的神。


    • 2025-08-31   會不會聽話?
      主日崇拜: 馬可福音4:1-34
      跟隨主的門徒  系列   葉耿齊牧師
      按此顯示/隱藏摘要

      220 views Streamed live on Aug 31, 2025 #CFCCHayward #CastroValleyChurch #ChineseChurch
      中華歸主海沃教會 Chinese for Christ Church of Hayward (CFCC Hayward) near Castro Valley, San Leandro, Union City

      中華歸主海沃教會 https://www.cfcchayward.org
      手機版證道錄音 https://chineseforchristchurch.org

      中華歸主海沃教會(Chinese for Christ Church of Hayward)是由一群愛主的基督徒在80年代所建立的華人教會,由於歷任忠心愛主的牧者周淑慧牧師、焦源濂牧師、區永亮牧師、黃嘉松牧師等的擺上,教會興旺成長為忠於聖經,重視宣教的教會, 現在海沃教會由中文牧者葉耿齊(Roy Yeh)牧師 、張麗麗(Lili Zhang)牧師與英文牧者 Joshua Lee(李龍山)牧師, Daniel Tai(戴得人)牧師帶領, 會友來自於中國、台灣、香港、東南亞等地,居住於Hayward市及鄰近城市San Leandro, San Lorenzo, Castro Valley, Pleasanton, Dublin, San Ramon, Oakland, Piedmont, Union City, Newark, Fremont, 是充滿主愛的大家庭,在舊金山灣區的東灣,齊心宣傳耶穌的名,興旺福音!歡迎您來訪拜我們,彼此團契,一同來敬拜主!


    • 2025-08-17   從大受歡迎到全面衝突
      主日崇拜: 馬可福音2:1-3:6
      跟隨主的門徒  系列   葉耿齊牧師
      按此顯示/隱藏摘要

      葉耿齊牧師的講道深入探討馬可福音2:1-3:6,帶我們看見耶穌在事奉初期,如何從眾人擁戴迅速轉變為與宗教領袖的全面衝突。這不只是一段歷史記載,更是對我們這些「跟隨主的門徒」的深刻呼召!
      這五個連續事件,清晰揭示了耶穌的道路、選擇、眼光和價值觀,與當時的宗教人士截然不同:
      1⃣ #赦罪權柄超越醫治:「小子,你的罪赦了」
      ✦ 在醫治身體之前,耶穌先宣告:「小子,你的罪赦了」。祂刻意如此,是為了顯明自己擁有只有神才有的「赦罪權柄」。
      ✦ 神的醫治首先處理我們內在的罪孽,這比外在的身體醫治更寶貴,也是耶穌上十字架的終極目的。可惜,群眾只驚奇於「醫治瘸腿」,宗教人士則覺得被「僭妄」冒犯。
      2️⃣ #耶穌是罪人的大醫:「有病的人才用得著醫生」
      ✦ 耶穌呼召稅吏利未,並與許多稅吏和罪人一同吃飯,這在當時被視為「社交上的自殺」。
      ✦ 耶穌以「大醫生」的眼光看待人,認為「有病的人才用得著醫生」。換句話說,「有病就正好,罪人的身份剛好就是通往醫治的門票」。教會的門應向所有有需要的人敞開,不懼怕「惹麻煩」。
      3️⃣ #耶穌帶來新時代:「新郎同在」與「新酒新皮袋」
      ✦ 當別人禁食時,耶穌的門徒卻沒有。耶穌將自己比作「新郎」,門徒是「陪伴之人」,在新郎同在的歡樂時刻不應禁食,而是歡慶。
      ✦ 祂更用「新布縫在舊衣服上」和「新酒裝在舊皮帶裡」的比喻,指出祂帶來了一個「新的時代」,舊有僵化的規條無法承載新的生命。關鍵在於體會神背後的心意,而非死守僵硬的規條。
      4️⃣#生命關顧重於律法:「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
      ✦ 門徒在安息日掐麥穗吃,被法利賽人指控為做工。耶穌引用大衛飢餓時吃陳設餅的例子,宣告「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並表明「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
      ✦ 「生命的規律跟關顧總是大過律法主義的歸調跟關注」。安息日是給人的禮物,旨在憐憫和恢復,而非重擔。當「聖潔的律法與憐憫的律法看似衝突時」,我們應選擇「兩善取其重」,即選擇扶持生命、施予憐憫的那一方。
      5️⃣#耶穌站在生命的一邊:「安息日行善救命」
      ✦ 耶穌在會堂裡醫治一個手枯乾(死掉)的人,明知法利賽人要控告祂。祂質問眾人:「在安息日行善行惡,救命害命哪樣是可以的呢?」。
      ✦ 耶穌指出拒絕醫治就是「行惡」和「害命」,祂站在「生命」的一邊,而宗教人士站在「死亡」的一邊。若思想未被更新,只與律法主義同行,我們很容易自以為是地「替天行道」,實則卻是「叫人跌倒」。
      ·
      #總結與勉勵
      ✨這五個事件清楚啟示了耶穌的身份:祂是基督,是神,是安息日的主,是能赦罪的耶和華,是眾人期盼的新郎,也是帶來生命的「大醫生」!祂所做的,遠遠超越當時人的想像,撐開了「舊皮帶」,讓「生命的新酒」湧流。
      ✦ 牧師勉勵我們: 不要成為刻板的宗教人士,而是要真實地跟隨耶穌,活出一個「活著行走」的生命和真光。聖經的誡命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謙卑和愛人」的心。✨💖
      · · ──────── ·𖥸· ──────── · ·
      🙏 #讓我們一同禱告: 主啊,我們感謝您是生命的主,跟從您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您並非沒有標準,沒有條件,只是您的恩典常常大過我們的想像。求您幫助我們一步一趨地跟隨您,誠實謙卑地常常對準您的面,使我們滿滿的蒙恩典、有真理,不被困在宗教規條的「舊皮袋」裡,而是那滿溢的「新酒」與「新郎」同在的喜樂,常充滿我們,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活出來。我們感謝您帶領我們走這條跟隨您的道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 2025-08-10   耶穌忙碌的一天
      主日崇拜: 馬可福音1:21-45
      跟隨主的門徒  系列   葉耿齊牧師
      按此顯示/隱藏摘要

      葉牧師繼續《跟隨主的門徒》的講道系列,今天的信息透過描繪耶穌大有能力的一天以及人的誤用,導致了主的道受到攔阻,尖銳地揭示了一個核心問題:當神在我們中間大能地工作時,我們究竟是以「跟隨者」還是「使用者」的心態來回應祂?這挑戰我們去反思 —— 我們是真心跟隨主,還是只想利用主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呢?
      ·
      1⃣#對生命說話的權柄:帶來爭戰與改變
      ❓「當你的想法與神不一致時,你會如何選擇?」
      ·
      ✦ 耶穌的教導帶著從神而來的權柄(Exousia),能夠直接對人的生命說話。
      ✦ 祂對污鬼那聲「閉嘴!出來!」不只是一個神蹟,更是宣告祂的權柄勝過一切黑暗與混亂。這提醒我們一個屬靈的現實:「有神就有鬼,但主耶穌基督大過一切的鬼。」我們該問問自己:我們的生命是歡迎這樣帶來光與秩序的權柄,還是寧願停留在自己熟悉的混亂中,甚至去尋求算命等其他力量的掌控?
      ·
      2️⃣ #醫治的權柄與人的誤用:錯把「需要」當「信仰」
      ❓「我們的信仰,到底是讓人的自我中心被助長了,或是真正降服於神的心意呢?」
      ·
      ✦ 耶穌施行醫治,彰顯憐憫。然而,人的回應卻開始「搞砸」這一切。人們只看見神蹟,卻沒看見行神蹟的主。這引出一個核心問題:耶穌不希望人只為了病得醫治而信祂,祂渴望我們能更真實地認識祂。
      ✦ 講道中提到,曾有一位打電話來求助的基督徒,他直接質疑牧師:「你領薪水不就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嗎?」牧師則清楚回應,他的職責是為了「傳揚神的話」,而不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牧師也觀察到在一些教會,有人來教會只為領取物質供應,如免費的食物,卻對永恆的生命需要漠不關心。
      ·
      ❗️這些例子都指向一個嚴肅的提醒:我們很容易將信仰簡化為滿足個人需求的工具,卻忽略了生命中最根本的信心和順服。
      ·
      3️⃣ #耶穌與我們的選擇
      ❓「掌控祂,還是跟隨祂?使用祂,還是服事祂?」
      ·
      ✦ 面對群眾的擁戴,耶穌退到曠野禱告,拒絕被人的需要「掌控」,而是堅定地「跟隨」天父的旨意去傳道。
      ✦ 當我們看見或經歷神的工作時,應該問自己三個問題:1)這個見證是真實的嗎?2)神真的介入並工作了嗎?3)最關鍵的是:那我之後要如何回應神,跟隨祂呢?
      ✦ 這提醒我們,不要小看聖經的教導。真正的信心不是停留在神蹟的震撼中,而是帶出委身跟隨的行動。
      ·
      #總結與勉勵
      ·
      ✦ 感謝葉牧師的信息,清晰地指出了信仰中的盲點,並呼召我們做出抉擇:是要掌控祂,還是跟隨祂?是要使用祂,還是服事祂?👀重新審視我們的生命,把神當神,應聽神的道,大於得神的好處。讓我們立定心志💪,成為一個真正的門徒,不是追求利用神來解決問題,而是因著認識祂的寶貴而去愛祂、順服祂、切慕祂的心意,並將祂的福音使命放在我們生命的首位。✨💖


    • 2025-08-03   門徒身份的覺醒
      主日崇拜: 馬可福音1:1-20
      跟隨主的門徒  系列   葉耿齊牧師
      按此顯示/隱藏摘要

      葉牧師以「跟隨主的門徒」為新的講道系列,深入淺出地探討了作為一個基督徒的核心身份,並挑戰我們思考:我們的生命是否真正以耶穌為中心,是否是一位「跟隨主的門徒」?
      #福音的起點:曠野的呼喊與生命的轉向
      ❓「主要來了,你跟不跟?」
      ✦ 牧師指出,福音並非始於輝煌的聖殿,而是從曠野的呼喊開始的。曠野象徵著試煉、管教,但同時也代表著盼望與重建。施洗約翰在曠野呼喊「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這需要我們以「悔改」來回應。
      ✦ 關鍵的是,悔改不僅僅是道德上的修補或感到懊悔,而是一次生命的徹底轉向(Turn around),承認神才是我們生命真正的主人。
      #爭戰的開始:耶穌以愛子身份進入真實的爭戰
      ❗️「三一真神,仍在運行」
      ✦ 馬可福音開宗明義就宣告耶穌是「神的兒子」,祂帶著神性來到世上。耶穌受洗,是祂事工的開始,也是一場屬靈爭戰的開端。祂立刻被聖靈催到曠野,面對撒但的試探。
      ✦ 跟隨主的道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生命本就不易,但最重要的是,神與我們同在,祂是我們在爭戰中唯一可靠的倚靠。
      #呼召的核心:回應呼召,以跟隨耶穌為中心
      ❗️「進入失喪的人海中,得人」
      ✦ 耶穌主動地走向門徒,對他們說:「來跟從我!」這完全顛覆了當時由學生選擇老師的傳統模式。門徒的回應是「立刻撇下了一切」,這表明他們將跟隨耶穌視為生命中的最高優先。
      ✦ 牧師進一步引用了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醫生的故事,他本是享譽歐洲的學者,卻毅然決然地放下一切,到非洲從事醫療宣教,只因他聽從了主的呼召。這正是以耶穌為生命中心的榜樣。
      #總結與勉勵
      ✦ 感謝葉牧師的信息,提醒我們「基督徒」不僅是一個名詞,更是一個動態的身份——我們是「跟隨主的門徒」,一生都在學習跟隨主,回應主的呼召。願我們都能從這篇信息中覺醒,👀重新對焦我們的生命,不是追求世界的標準,而是單單以跟隨耶穌為我們生活的中心,在每一天中活出門徒的樣式。讓我們一同禱告,💪求神加添我們的力量,在面對生活的曠野與爭戰時,能堅定地跟隨祂,永不偏離。✨


    • 2025-07-27   《直面人生》——移民路上因信而生
      主日崇拜: 希伯来书11:1,雅各书2:17,腓立比书3:13-14
      張麗麗牧師
      按此顯示/隱藏摘要

      張麗麗牧師以清晰而充滿恩典的話語,引導我們反思基督徒生命的三個核心層面,特別是對於身處移民處境的我們,如何活出真實的信仰。
      #直面信仰的起點:你的動機是什麼?
      ✦ 牧師提醒我們,每個人來到神面前的動機可能都不同,有些人是為了孩子,有些人是為了尋求心靈的平安,甚至有些人最初只是為了身份。然而,神看重的是我們真實的本相,祂愛我們,並非因為我們偽裝得有多好。信仰的起點是盼望與確信。我們不需要等到自己“變好”了才來就近神,因為神接納我們本來的樣子。
      #直面信仰的行為:你的信心是活的嗎?
      ✦ 雅各書提到「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這裡的「行為」並非指道德上的完美,而是從與神真實的關係中,自然流露出的生命樣式。這是一種「Action」,是我們對神的回應。「你的信心,是活的,還是死的?」這就像我們愛一個人,會自然地想為對方做些什麼,而不是出於被迫。我們與神的關係也應當如此。
      #直面信仰的標竿:你人生的方向在哪裡?
      ✦ 使徒保羅勸勉我們要「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這個「標竿」不是世俗的成功,例如賺大錢或獲得極高的社會地位,而是一生一世跟隨神,活出分別為聖的生命。不要讓過去的失敗或成就,攔阻我們奔向神為我們設立的永恆目標。


    • 2025-07-20   寬廣的神
      主日崇拜: 詩篇87
      葉耿齊牧師
      按此顯示/隱藏摘要

      葉牧師深入解析詩篇87篇。這篇詩篇挑戰了狹隘、排外的信仰觀念,揭示了神的胸懷是何等寬廣,祂的愛遠及所有國家與民族。
      #錫安的榮耀:根基在於神的愛與揀選
      ✦ 詩篇開宗明義指出,神「喜愛錫安的門,勝於雅各一切的住處」。錫安(即耶路撒冷)之所以榮耀,並非因其地理或軍事優勢,而是單單因為它根基於神的愛與親自的揀選。
      #令人震驚的宣告:昔日仇敵將被視為「生於錫安」
      ✦ 詩篇最核心的信息,是神宣告祂將記念拉哈伯(埃及)和巴比倫等以色列的敵國,並將他們與外邦人一同記錄,稱「這一個生在那裡」。這意味著外邦人將被視為在錫安出生,擁有神子民的完整身份,顯明神的救恩計畫從起初就超越了血緣與國界。
      #教會就是新錫安:萬民的屬靈家園⛪
      ✦ 牧師將舊約的錫安與新約的教會連結。教會就是今日的「新錫安」,是神所設立的屬靈家園,歡迎所有「重生得救」的人,不論其種族或文化背景,要將萬國萬民都招聚到祂的家中。
      #我們一切的泉源都在神裡面💧
      ✦ 詩篇結尾「我的泉源都在你裡面」總結了其精神。我們生命中最深的喜樂、身份與力量,最終不是來自國籍或文化,而是來自於我們在「新錫安」(教會)中與神的連結。
      #從寬廣的神到宣教的呼召
      ✦ 神的心意遠比我們想像的更為寬廣,祂的愛不受任何圍牆的限制,祂的教會也應當如此。這篇詩篇不僅是對所有狹隘主義的挑戰,更是對普世宣教的強力呼籲。神拯救我們,不僅是為了讓我們享受在祂里面的福分,更是要差遣我們,將這份寬廣的愛帶給萬國萬民。💖
      · · ──────── ·𖥸· ──────── · ·
      #我該如何參與宣教呢?🕊🕊🕊
      1. 禱告:開始為教會的宣教士和未得之民禱告。鼓勵大家參與每月第二周晚上8點的宣教禱告會!
      2. 奉獻:在金錢物資上支持宣教工作,成為宣教士的後盾。
      3. 行動:尋求本地或海外的宣教機會,無論是短宣隊還是本地的跨文化事工,親身參與到神寬廣的計畫中。


    • 2025-07-06   美麗榮耀的神
      主日崇拜: 啟示錄 21:10-22:5
      美麗良善的上帝  系列   葉耿齊牧師
      按此顯示/隱藏摘要

      葉耿齊牧師在這篇資訊中,引導我們認識到神的榮美不僅是抽象的概念,更是透過祂具體的作為,特別是救恩來彰顯。牧師引用啟示錄21至22章中對「新耶路撒冷」的描寫,說明神的美麗、真理與良善,最終將如何完美地融合,並成為我們永恆的盼望。
      ────────────⊱⁜⊰────────────
      #神的「美麗」:常被忽略卻至關重要的屬性
      ✦ 超越真理與良善:牧師指出,教會常談論神的「真理」與「良善」,卻較少提及祂的「美麗」。然而,聖經中的「美麗」是真理與良善的極致彰顯與融合。
      ✦ 花朵與日落的比喻:如果世界只是隨機演化而來,為何會有花朵繽紛的色彩和壯麗的日落? 這些超越生存功能的美,正是在宣告,創造這一切的神是一位美麗的神。
      ────────────⊱⁜⊰────────────
      #新耶路撒冷:神榮美的終極彰顯
      ✦ 充滿象徵的異象:啟示錄中對新耶路撒冷的詳細描述(如碧玉的牆、黃金的街道、珍珠的門),其用意並非提供一份建築藍圖,而是要透過這些充滿舊約應許的象徵,來激發我們的敬虔想像力,從而在苦難中得著力量與盼望。
      ✦ 電話號碼的比喻:牧師用一組諧音為「愛你久久一生一世」的電話號碼為例,說明數字或物質不僅有其字面意義,更能承載深刻的象徵意義,引導我們的思想超越物質本身。
      ✦ 與巴比倫的對比:新耶路撒冷的美麗榮耀,與象徵當時羅馬帝國等屬世權勢的「巴比倫大城」形成強烈對比。這份來自永恆的盼望,能幫助信徒抵擋屬世的誘惑,將生命的方向從「巴比倫」轉向「新耶路撒冷」。
      ────────────⊱⁜⊰────────────
      #新耶路撒冷的特點:充滿恩典與平安的國度
      「向所有人敞開的恩典之門」
      ✦ 城門上刻有以色列十二支派和十二使徒的名字,象徵著凡是相信福音的人,無論背景如何、曾多麼軟弱,都能因信進入神的國。
      ✦ 城市巨大的規模與眾多的城門,表明救恩並非只為少數菁英預備,而是向萬民敞開。
      「神同在的平安」
      ✦ 新耶路撒冷是一座完美的立方體,如同舊約聖殿中神同在的「至聖所」。這象徵整個聖城都將充滿神的同在,信徒能與神面對面。
      ✦ 城中將「不再有黑夜」、「城門總不關閉」,且不再需要聖殿與日月光照,因為神自己就是光,祂的同在將除去一切的危險、懼怕與憂傷。
      ────────────⊱⁜⊰────────────
      #結語與勸勉
      ✦ 神之所以在聖經中如此詳細地描繪祂榮美國度的藍圖,是為了在我們還活在世上時,就賜給我們一份真實的盼望。這份對永恆榮美的向往,能成為我們在當下抵擋誘惑、勝過苦難的勇氣與力量。


    • 2025-06-29   翻转的上帝
      主日崇拜: 詩篇30:11-12
      美麗良善的上帝  系列   張麗麗牧師
      按此顯示/隱藏摘要

      張麗麗牧師以《翻轉的上帝》為題,闡明神不僅能翻轉我們的外在境遇,更能深刻地翻轉我們內心的負面情緒。講道圍繞詩篇三十篇11-12節,闡述神如何將我們的「哀哭變為跳舞」,將「麻衣脫去,披上喜樂」,使我們的生命從哀傷轉為不止息的讚美 。
      牧師集中探討了神在我們內心世界的三重翻轉:
      =============================
      #第一重翻轉:從羞恥到榮耀
      =============================
      羞恥感源於創世記中,人犯罪後因自覺赤身露體而躲避神的舉動 。它攻擊我們的核心身份,使我們深感自己不配、沒有價值,從而不敢親近神,也無法坦然接受福音 。
      ▶️ 如同「浪子回頭」故事中的父親,神不看我們的過犯,而是主動為我們穿上代表榮耀的袍子、戴上代表身份的戒指,恢復我們作為神兒女的尊貴身份
      ▶️ 神對我們也是如此:祂要翻轉我們的羞恥,告訴我們,我們的價值並非來自於我們的行為,而是源於祂的創造與救贖。我們蒙愛,不是因為我們有多好,而是因為我們敢於將真相呈現在祂面前。神正是要拯救那些覺得自己不配的罪人 。
      =============================
      #第二重翻轉:從懼怕到安息
      =============================
      懼怕同樣源於人犯罪後害怕見神的心態,它會摧毀我們的安全感,使我們渴望掌控生活中的一切,以逃避未知的風險 。
      ▶️ 神翻轉懼怕的方式,是賜下祂「同在的應許」。如 約書亞記一章9節所說:「不要懼怕…因為你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 ─ 你的神必與你同在。」 💖
      ▶️ 真正的安息,來自於相信神不僅在風平浪靜的船上與我們同在,更在充滿挑戰的風浪中與我們同行。 當我們敢於走出舒適圈,面對生命的挑戰時,才能真實經歷到神同在所帶來的平安。
      =============================
      #第三重翻轉:從迷茫到喜樂
      =============================
      當我們將個人價值與外在成就(如工作、地位)掛鉤時,一旦這些光環褪去(例如退休),便會陷入對未來的迷茫與空虛。 神要翻轉的,是我們對價值的錯誤認知。
      ▶️ 祂教導我們,人生的終極價值不在於「我們能做什麼」,而在於「我們的生命是否越來越像耶穌基督」 。
      ▶️ 當我們定睛於生命的成長,就能像先知哈巴谷一樣,即使在物質匱乏中,依然能「因耶和華歡喜,因救我的神喜樂」 。 這份真正的喜樂,源於我們與神的關係,以及在祂裡面不斷更新的生命,這份價值是永恆且無人能奪去的。
      =============================
      #總結
      =============================
      神是一位施行翻轉的上帝,祂最奇妙的工作,是將我們內心根深蒂固的羞恥、懼怕和迷茫,徹底翻轉為屬天的榮耀、安息與喜樂 。祂邀請每一位被負面情緒捆綁的人,勇敢地將自己真實的景況交給祂,經歷生命中最深刻的更新與醫治 。


    • 2025-06-22   自我启示的神
      主日崇拜: 詩19:1,提後3:16,來1:1-2,賽1:18,約17:3,彼前1:16
      美麗良善的上帝  系列   張麗麗牧師
      按此顯示/隱藏摘要

      張麗麗牧師以《自我啟示的神》為題,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我們所信靠的上帝,是一位主動向人顯明自己的神。牧師以一個生動的比喻開場:如同操作新設備需要說明書,我們與人交往時也因缺乏對方的「說明書」而感到陌生。同樣地,幾千年來人類渴望認識神,卻時常感到困惑。然而,基督教的上帝與眾不同,祂是一位「自帶說明書」的神,主動地、清晰地將自己是誰、以及我們該如何與祂相處啟示給我們 。
      =============================
      #神自我啟示的方式、態度與目的
      =============================
      牧師指出,神主要透過三個層次來啟示自己:
      1. 啟示的方式
      ▶️ 透過自然(普遍啟示):宇宙的浩瀚與秩序,都在無聲地宣告著一位全能、智慧的造物主的存在 。
      ▶️ 透過聖經(特殊啟示):提摩太後書三章16節指出:「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 聖經是神心意的直接表達,其真理是客觀、絕對且向所有人開放的。這與許多宗教需要靠個人「參悟」或修行才能接觸到隱秘、相對的真理截然不同 。在基督裡,神藉著聖靈,讓每一位信徒都能平等地、直接地領受祂的話語,沒有等級之分 。
      ▶️ 透過耶穌基督(最高啟示):希伯來書一章1-2節提到,神「在這末世藉著他兒子曉諭我們」。 這是最高、最核心的啟示。牧師比喻說,我們就像掉進深井裡無力自救的人 。聖經如同井邊的指引,告訴我們如何脫困,但我們卻沒有力量遵行 。而耶穌基督,則是那位親自下到井底,願意將我們高高托舉起來的拯救者 。祂的降世與犧牲,將神那份主動、犧牲的愛,活化在我們眼前。💖
      ✨✨✨✨✨✨✨✨✨✨✨✨✨✨
      2. 啟示的態度
      ▶️ 神的自我啟示並非冰冷的獨白,而是一場充滿耐心的溫暖對話。祂不僅不禁止人提問,甚至在以賽亞書一章18節中主動邀請:「你們來,我們彼此辯論。」 聖經中充滿了約伯、詩人對神的質疑與吶喊,這表明神要的不是虛假的順從,而是真實的關係 。祂歡迎我們帶著軟弱與困惑,按著本相來到祂面前 。
      ✨✨✨✨✨✨✨✨✨✨✨✨✨✨
      3. 啟示的目的
      神為何要如此費心啟示自己?祂的目的非常清晰:
      ▶️ 【恢復關係】:我們的信仰不是一套規條 (religion),而是一份關係 (relation) 。神渴望與我們建立如「夫妻」般親密無間的「認識」(約翰福音十七章3節) ,也盼望成為我們的「父親」與「朋友」。祂做這一切,是為要恢復我們起初被造時,就與祂擁有的那份愛的關係 。
      ▶️ 【使人聖潔】:彼得前書一章16節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 神的心意是要我們「活著的時候要聖潔,所以你們死的時候要快樂」 。祂賜下啟示與能力,為要引導我們走在聖潔的道路上,活出榮耀祂的生命 。
      =============================
      #結語與我們的回應
      =============================
      🐶 在講道的最後,牧師以一則感人的「尋狗啟事」作結。主人要尋找的,是一隻「又醜又調皮」、常常亂跑的狗,但他依然深愛牠,只因「牠是我的」 。
      這正反映了神對我們的愛。祂來尋找我們,並非因為我們有多好、多可愛,而是因為祂知道我們雖不完美、甚至「又醜又笨」,但我們仍是祂所愛的兒女 。💖
      🙌🙌🙌 因此,我們的回應不應是等到自己「夠好了」才走向神。相反地,我們應當認識到,正是因為我們的不完美,才更需要祂的拯救。神正以祂的啟示呼喚著每一位迷失的兒女回家。我們應當回轉歸向祂,而已是基督徒的我們,則應當靠著祂所賜的恩典與耐心,盡力去過祂所喜悅的聖潔生活 。


    • 2025-06-15   牧羊的父親
      主日崇拜: 提摩太前書 3:1
      王讚成牧師
      按此顯示/隱藏摘要

      在父親節主日,王讚成牧師以「牧羊的父親」為題,分享了一篇觸動人心的信息。 他從個人經歷談起,因在十五歲時父親便離世,成長過程中深刻體會到父親缺席的影響,但也因此在信主後,更深地認識到天父的愛與同在。 牧師接著指出,傳統上父親是家庭的供應者與保護者,如同他身為土木工程師、為臺灣開路造橋的父親,曾是他眼中的英雄。 然而,牧師強調,在所有辛勞的職業中,聖經時常以「牧羊人」來比喻帶領者。儘管我們享受如詩篇23篇中被牧養的安穩,卻時常忽略了牧羊人自身的辛勞。
      ✨✨✨✨✨✨✨✨✨✨✨✨
      #弟兄的呼召——家庭的牧羊人
      ✨✨✨✨✨✨✨✨✨✨✨✨
      講道的重點在於,每一位弟兄(丈夫、父親)都被賦予了牧養家庭的責任。這並非一個可選擇的職業,而是來自上帝的呼召與吩咐,因為弟兄是全家的頭。
      ▶️牧師引用了提摩太前書第三章1至9節作為引導,這段經文雖是闡述教會監督與執事的資格,卻點出了一個核心前提:「好好管理自己的家」。 牧師解釋,「管理」一詞在原文中並非高高在上的掌控,更貼切的翻譯是「關照」、「關顧」或「照顧」,意指以身作則,用生命去影響生命。
      ▶️使徒行傳第二十章28節中,保羅囑咐以弗所長老「牧養神的教會」是同一概念,從而確立了弟兄在家中扮演牧羊人的角色
      ✨✨✨✨✨✨✨✨✨✨✨✨✨✨
      #神學根基:從創世記看男人的責任
      ✨✨✨✨✨✨✨✨✨✨✨✨✨✨
      牧師追溯至創世記,從三個層面來闡述這個呼召的根基:
      ▶️ 神的創造:婚姻與家庭是神最美好的創造,其設立是為要彰顯祂的榮耀,並幫助我們體會與神的關係。夫妻關係預表了基督與教會(以弗所書第五章),而親子關係則讓我們理解與天父的關係。
      ▶️人的墮落:亞當與夏娃的墮落,不僅是違背了一條命令,更是破壞了與神之間愛的關係。 神吩咐他們不可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是提供一個讓他們以順服來表達愛的方式,正如耶穌所說:「按我的吩咐做的就是愛我的」。
      ▶️ 男人的責任:神是在創造夏娃之前,就親自將「不可吃」的命令給了亞當。 因此,亞當作為首先被造的,是家庭的頭,肩負著首要的屬靈責任。當他們犯罪後,神來到伊甸園第一時間呼喚的是:「亞當,你在哪裡?」,這顯明了神向身為頭的亞當追究責任。
      ✨✨✨✨✨✨✨
      #信仰的傳承
      ✨✨✨✨✨✨✨
      牧師強調,弟兄作為家庭牧羊人的另一項核心職責,是將信仰傳承下去。 他以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到約瑟的家族為例,說明這條信仰的脈絡是如何透過父親傳承給下一代,這對於福音的延續至關重要。
      ✨✨✨✨✨✨✨
      #鼓勵和勸勉
      ✨✨✨✨✨✨✨
      ▶️ 牧師坦言,扮演好父親與丈夫的角色極具挑戰,過程必定會跌跌撞撞,但他鼓勵弟兄們不要氣餒。他提醒大家,身邊年長的弟兄雖不一定是完美的「楷模」,卻能成為寶貴的「借鑒」——從他人的失敗與掙扎中學習,並倚靠神足夠的恩典,在弟兄群體中彼此扶持。 他也對不同角色的家人提出勸勉:
      👴👵祖父母:責任尚未結束,他推薦《刻意的基督徒祖父母》(Intentional Grandparenting) 一書,鼓勵祖父母繼續在家庭中發揮屬靈影響力。
      💃妻子們:應理解弟兄們的不完美,扮演「幫助者」的角色,多給予肯定和鼓勵,而非批評。
      ✨✨✨✨✨
      #總結
      ✨✨✨✨✨
      在講道尾聲,王牧師再次總結了核心要點:弟兄們蒙召成為家庭的牧羊人,這是神所設立的次序。這份職責包含了帶領家庭的屬靈方向、為家中一切事務向上帝負責,以及將純正的信仰傳承給後代。這是一條充滿挑戰但滿有恩典的道路,需要弟兄們勇敢承擔,也需要家人們的扶持與鼓勵。


    • 2025-06-08   承受神極大的應許
      主日崇拜: 彼得後書一章3-11
      劉秀孄牧師
      按此顯示/隱藏摘要

      講道內容主要分為三部分:神給聖徒的應許、承受應許的途徑,以及承受應許的結果。
      劉牧師首先分享了自己1980年歐洲旅行的三個經歷,如何影響她領受門訓的呼召:
      ▶️ 西敏寺 (Westminster Abbey):她參觀了埋葬英國女王伊莉莎白及許多有名人士的西敏寺 。作為一個學建築出身的人,她對於這座原為敬拜活生生的主所建造的大教堂,如今卻成為觀看死人墳墓的地方感到悲傷和憤怒 。這讓她反思建築的短暫性,以及生命的投資應放在何處 。
      ▶️ 義大利鐘樓:義大利的一座鐘樓,左右各站著一個年輕和年老的銅像,象徵時間流逝 。年輕人敲日出之鐘,老年人敲日落之鐘,提醒人們時間過得飛快 。這挑戰講者思考應將生命投資在何處 。
      ▶️ 巴黎大教堂 (聖母院):巴黎聖母院的圓形玫瑰窗,圓心代表耶路撒冷,圓周代表地極,象徵耶穌的大使命 。這個意象成為講者領受「使人做主門徒」呼召的印證,也成為她三十年牧養事工的核心 。
      ✨✨✨✨✨✨
      講者透過自身經歷闡述了門訓的呼召——「使人做主的門徒」,其終極目標是「恢復神的形象,活出神兒子基督耶穌的模樣」。
      這篇講道的核心是「承受神極大的應許」。講者透過自身經歷闡述了門訓的呼召——「使人做主的門徒」,其終極目標是「恢復神的形象,活出神兒子基督耶穌的模樣」。
      劉牧師提醒我們,神給聖徒的應許是賦予我們成聖的潛能,能「與神的性情有份」。為回應此應許,聖徒需在信心的基礎上「分外的殷勤 (make every effort)」,持續操練多種美德,包括:德行、知識、節制、忍耐、敬虔、愛弟兄的心和愛眾人的心 。
      正如她所說,操練這些屬靈美德並不容易,我們會「碰碰撞撞地跌倒又爬起來」 。然而,藉由「注目看耶穌,默想神的話」 ,並依靠聖靈的幫助,我們就能持續成長。🌱
      操練美德的結果,將深化對主的認識,並確保我們將來「豐豐富富的得以進入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講道以葛培理師母墓碑上的話「建造已完成 (End of construction),謝謝您的耐心 (Thank you for your patience)」作結 。願我們都效法劉牧師,竭力追求與神的性情有份,將來能豐豐富富地進入主永遠的國度 。


    • 2025-06-01   留下? 或是離開?
      主日崇拜: 路加福音4:42-44
      葉耿齊牧師
      按此顯示/隱藏摘要

      葉耿齊牧師以《Stay or Leave? (留下或離開)》為題,深入探討了耶穌在迦百農所做的選擇,並藉此引導我們思考,作為基督徒,應當如何回應神的呼召。
      ────────────⊱⁜⊰────────────
      #聖經充滿「離開」的故事,耶穌是首位宣教士
      ✦ 離開是困難的,由於未知與風險,人們本能地害怕離開熟悉安逸的環境。
      ✦ 信心的回應:然而,聖經中充滿了因信靠神而選擇離開的人物,如亞伯拉罕、彼得和施洗約翰等。最終,耶穌自己也離開了天上的寶座,來到世上,成為第一位宣教士。
      ────────────⊱⁜⊰────────────
      #耶穌的選擇:捨棄掌聲,順服使命
      ✦ 耶穌在迦百農大受歡迎,行了許多神蹟,百姓極力地想將祂留下。但面對眾人的挽留,耶穌第二天清晨卻做了三個關鍵選擇:
      1. 祂獨自到曠野去向神禱告。
      2. 祂明確地拒絕了眾人要祂留下的請求。
      3. 祂選擇離開,繼續到別的城去傳神國的福音。
      ✦ 耶穌的選擇顯明祂的核心價值,祂的生命優先順序是神的使命,而非個人的安逸、人的掌聲或期待。
      ────────────⊱⁜⊰────────────
      #從耶穌的選擇中學習的兩大功課
      1️⃣第一課:神有時會為了更大的旨意而「讓我們失望」
      ✦ #迦百農人的短視:百姓想留下耶穌,是出於自身的需求,希望神蹟能持續不斷,這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短視想法。耶穌知道,若留下,只會讓他們更專注於個人利益,而非神國的福音。
      ✦ #教會的功用:牧師指出,教會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讓我們失望」,挑戰我們以自我為中心的禱告,幫助我們明白信仰的核心是愛神愛人、犧牲奉獻,並為神更廣闊的國度而活。
      2️⃣第二課:為了神國的福音,我們必須願意放下與離開
      ✦ #禱告的重要:耶穌清晨到曠野禱告,是因為祂不想讓事工的成功,轉移祂對神使命的專注。祂需要刻意離開人群,與神獨處、反思和充電。
      ✦ 牧師以陳恩藩牧師(Francis Chan)離開他親手創立的成功大型教會為例,說明為了福音的緣故,我們需要有放下個人成就與安逸的勇氣。
      ────────────⊱⁜⊰────────────
      #結語與勸勉
      ✦ 葉牧師在講道結束時鼓勵會眾,神國的福音是生命的真正意義與盼望,值得我們為之擺上一切。我們應當在神的愛中找到勇氣,放下以自我為中心的期待,勇敢地回應祂在我們生命中的獨特呼召,無論是「去」還是「留」,都單單為了神國的榮耀。


    • 2025-05-25   等候的神
      主日崇拜: 彼得後書 3:9
      美麗善良的神  系列   張麗麗牧師
      按此顯示/隱藏摘要

      在這次的講道,張麗麗牧師以一個特別的方式開場:她刻意在台上停頓,讓會眾親身體會「等待」的感受 。她接著點出,我們都不喜歡等待,但聖經卻常呼召我們要等候神 。
      然而,這篇講道的核心,是要將我們的視角從「我們等候神」,翻轉為去理解那位「也在等候我們的神」 。👁我們常因等待而焦慮,卻忽略了神的等待充滿了慈愛、耐心與智慧的目的 。
      彼得後書三章9節:「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
      =============================
      #神等候,是為了賜下悔改的時間
      =============================
      ▶️ 對於尋求者:神的「延遲」並非耽擱或無能,而是祂的「寬容」,在耐心給予世人悔改的機會 。祂如同慈愛的父親,有能力強迫我們順服,卻選擇以愛來等候我們甘心樂意地回轉 。💖
      ▶️ 聖經例子:縱觀聖經,無論是挪亞時代、對待迦南地的亞摩利人,還是尼尼微城的故事,都顯明神長久的忍耐與憐憫 。
      ▶️ 牧師的比喻:牧師分享了自己高中時的經歷。當她犯錯後,她的父親沒有當眾責罵,反而在事後以愛和饒恕來等待她自己醒悟 。這份「愛的等待」所產生的力量,遠比任何管教都來得更加深刻和持久 。▶️ 神對我們也是如此,祂有能力強迫我們,卻選擇用愛來等待我們自由地歸向祂 ,也不願用威嚇的方式逼我們歸向祂 。
      =============================
      #神等候,是為了塑造我們的生命
      =============================
      ▶️ 對於基督徒:當我們身處困境、感覺被神遺忘時,這段「等候期」正是神塑造我們生命的「信心熔爐」 。
      ▶️ 生命的比喻:我們就像一隻毛毛蟲,眼界狹隘,只能在葉片上爬行 。神有時會將我們放進看似黑暗、孤獨的「繭」中 。這段等候期雖然痛苦,卻是神為我們造出屬靈「翅膀」的關鍵過程 。如同剛破繭的蝴蝶,翅膀還需要時間晾乾、變硬才能展翅飛翔,我們的生命成長也需要耐心等候神的工作完全 。
      =============================
      #神等候,是為了邀請我們與祂同工
      =============================
      ▶️ 神的作為:神的等候並非靜止或被動地按下「暫停鍵」,而是一個積極的「進行式」 。
      ▶️ 我們的參與:在這段時間裡,神正在調度萬事萬物,並向祂的兒女發出「邀請函」,邀請我們參與在祂的拯救計畫中,成為安慰、傳遞資訊或代禱的管道 ,成為祂手中的器皿。
      ▶️ 如果你的生命正處於平順安穩中,或許神正邀請你成為祂在別人生命中的同工 ,一同參與在祂的等候與作為裡 。
      =============================
      #結語與勸勉
      =============================
      神是一位充滿耐心與智慧的等候者。祂的等待,對世人是慈愛的呼喚,對信徒是生命的雕琢,更是對所有兒女參與祂永恆計畫的邀請。💖
      ▶️ 對慕道朋友的勸勉:神的忍耐並非永無止境,請把握機會,回應祂愛的等候,轉向祂,因為祂不願任何一人與祂永遠隔絕 。
      ▶️ 對基督徒的勸勉:當你處於等候的黑暗中,請相信這不是徒然的,而是神在為你預備飛翔的翅膀 。當你生活安穩時,請留心神是否在邀請你,一同參與祂那偉大而美好的工作 。


    • 2025-05-18   兩種效力與建造
      主日崇拜: 羅馬書8:28
      客座講員 王祈師母
      按此顯示/隱藏摘要

      在主日崇拜中,備受尊重的家庭與婚姻教育專家王祈師母,以「兩種效力與建造」為題,分享了基督徒應如何看待生命中的順境與逆境。
      她結合自身深刻的生命見證與聖經真理,闡述了上帝如何使用萬事互相效力,目的是建造祂的兒女,讓我們恢復起初受造時那份神聖的形象與性情 。
      師母指出,基督徒因著敬畏神,應當擁有與世人不同的智慧,能用超然的眼光看待人生的順逆 。她以使徒保羅為例,保羅無論是處卑賤、豐富、飽足或飢餓,都得著了祕訣,那祕訣就是他始終只有一個目標: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 。這份不被環境左右的堅韌生命,是所有信徒的榜樣 。
      ✨✨✨✨✨✨
      「逆境中的智慧」:化苦難為祝福的益處
      師母首先闡釋了基督徒面對逆境應有的三種看見:
      ▶️人生必有困難:耶穌早已明示:「In this world you will have trouble(在世上你們有苦難)」 。尤其在末後的世代,挑戰只會更多,我們必須有此認知 。
      ▶️為要我們得益處:王祈師母強調,苦難的價值遠不止於問題的解決 。上帝看重的是我們在過程中的生命建造。詩篇說:「我受苦是與我有益,為要使我學習你的律例」 。若我們在困境中只求速速解脫,便會錯失上帝要賜下的雙重祝福:問題的解決,以及過程中生命的擴充與煉淨 。
      ▶️為要使我們生命豐富、完全、完備:上帝的應許是,我們經歷水火,不是走向淒慘,而是被領到「豐富之地」;我們經過流淚谷,將使其成為「泉源之地」 。因此,我們不應「白白受苦」,而要抓住神,經歷祂使我們生命成全完備的大能 。
      ✨✨✨✨✨✨
      「順境中的智慧」:在安逸中警醒的生命
      接著,師母轉換視角,探討在順境中應有的智慧。她提醒,安逸與舒適的環境,往往是更大的屬靈戰場。
      ▶️ 她引用以弗所書勸勉眾人:「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以弗所書5:16-17) 在安逸中,人容易浪費光陰、停止禱告、不明白神的旨意 。今生無論多長,都只是永恆中的一個小點,但我們如何活這短暫的一生,卻決定了我們永恆的結局 。
      ▶️師母以摩西與林肯總統為例,他們人生的精華歲月,都是在經歷了漫長的磨練與裝備後才展開的 。她特別提出對「退休(retire)」一詞的嶄新詮釋,不是輪胎磨損退役,而是「重新換上輪胎(re-tire)」,以便為神跑得更好、更有影響力 。從「我能」到「我不能」再到經歷「神能」的階段。
      最後,她播放了電影《戰爭房間》的片段,片中那位年長的姐妹,在安逸的美國生活中,卻仍然警醒,緊隨神的心意,過著充滿力量的代禱者(warrior)生活,為我們立下美好的榜樣 。🌱🌱🌱
      ✨✨✨✨✨✨
      「結論」
      王祈師母再次強調本次信息的核心:無論我們身處順境或逆境,上帝都在施行祂大能的「效力」,為要「建造」我們的生命 。
      🌧 若你正在「逆境中」,要抓住神的應許,不要白白受苦。因為在苦難的過程中,上帝預備了超過你所求所想的豐盛恩典,要補足你生命的缺乏,領你到豐富之地 。
      🌈 若你正處於「順境中」,切勿放鬆享樂。從聖經的眼光看,這更是需要警醒的時刻。要愛惜光陰,明白神的旨意,如同一個隨時準備好作戰的精兵,為永恆的獎賞而活 。


    • 2025-05-11   靠主得胜
      主日崇拜: 《罗马书》8:35-37
      張麗麗牧師
    • 2025-05-04   公義的神
      主日崇拜: 瑪拉基書2:17-3:6
      美麗良善的上帝  系列   葉耿齊牧師
    • 2025-04-27   走出大使命 活出大誡命
      主日崇拜: 馬可福音 12:30-31
      黃貴珍姐妹
    • 2025-04-20   復活的神
      主日崇拜: 約翰福音20章
      美麗良善的上帝  系列   葉耿齊牧師
    • 2025-04-13   犧牲自己使我們稱義的神
      主日崇拜: 羅馬書3:21-26
      美麗良善的上帝  系列   葉耿齊牧師
    • 2025-04-06   慷慨仁慈的神
      主日崇拜: 馬太福音20:1-16
      美麗良善的上帝  系列   葉耿齊牧師
    • 2025-03-30   使我們死裡復活身體得榮的神
      主日崇拜: 哥林多前書15:35-58
      美麗良善的上帝  系列   葉耿齊牧師
    • 2025-03-23   保守我們堅忍到底的神
      主日崇拜: 路加福音22:31-34
      美麗良善的上帝  系列   葉耿齊牧師
    • 2025-03-16   使人成聖的神
      主日崇拜: 以賽亞書6:1-13
      美麗良善的上帝  系列   葉耿齊牧師
    • 2025-03-09   你就與我無份了
      主日崇拜: 约13:1-9
      冉茂圻牧師
    • 2025-03-02   與人聯合的神
      主日崇拜: 約翰福音15:1-11
      美麗良善的上帝  系列   葉耿齊牧師
    • 2025-02-23   鹽與光的啟示 --- 真門徒的屬世生活
      主日崇拜: 馬太福音 5:13-16
      義秉欣牧師
    • 2025-02-16   使人重生的神
      主日崇拜: 約翰福音3:1-15
      美麗良善的上帝  系列   葉耿齊牧師
    • 2025-02-02   賜福的神
      主日崇拜: 創世記 12:1-4
      美麗良善的上帝  系列   葉耿齊牧師
    • 2025-01-26   饒恕的神
      主日崇拜: 弗1:7, 可1:15, 太6:14-15
      美麗良善的上帝  系列   張麗麗牧師
    • 2025-01-19   計劃的神
      主日崇拜: 詩139: 16、創45:5-7
      美麗良善的上帝  系列   葉耿齊牧師
    • 2025-01-12   呼召的神
      主日崇拜: 創世記3:7-10
      《美麗良善的上帝》系列  系列   葉耿齊牧師
    • 2025-01-05   揀選的神
      主日崇拜: 以賽亞書44:1-8
      《美麗良善的上帝》系列  系列   葉耿齊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