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最應關心的是耶穌對教會的態度,那才是我們過教會生活最大的權威所在,可惜信徒甚至傳道人在這方面也沒有深入的瞭解,這是教會問題最大的危機。對教會觀念不清楚,怎可能有正常的教會生活?不可能。聖經說教會是神呼召出來的一群人,並且用了不同的比喻指出教會的作用,教會原來是神救贖工作的最高峰。在馬太福音十六章十三至十九節,耶穌教導門徒兩件事:第一,教會是由一群認識耶穌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的人組合的;第二,教會在神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以致陰間的權柄也不能勝過它。
保羅在以弗所教會傳福音最久,與那裡的信徒感情也最深,並且派他最親愛的同工提摩太到該教會事奉,在以弗所書保羅與該教會深入談到教會的真理。不認識耶穌,就不能得救;不認識教會,屬靈生命就沒有前途,因不知道追求的方向;若基督徒因教會有問題而灰心和離開,就表明他還不認識教會的真理。
耶穌說:「我將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教會是在建造的過程中,未建造好當然會有不像樣的地方,關鍵是我們有沒有掌握建造的藍圖,若有就知道如何解決這些困難,聖經中提到教會的比喻很多,至少有四個:基督的身體,基督的新婦,神的殿,神的國。
身體是見證生命的地方,耶穌在地上最主要兩件事,除上十架外就是道成肉身,將生命顯明出來,教會作為基督的身體,應把基督的生命彰顯出來,所以教會生活很重要的一部份是追求基督的生命,不是追求知識和做事方法;教會人多一定有問題,做事容易做人難,因為這是生命的問題。另外教會的門大開,不可能只接納一種人,甚麼人都有就易出問題,信徒不知道追求生命,問題就更多了。
教會在建立的過程中會有成長之痛,而且問題多由又熱心又聰明的會友引起,大家都想有所貢獻,但又不能有同一的看法與做法,就有問題了。我們的教會建堂時,我給大家兩句話:意見相同的同工是工作的好同工,工作做得快;意見不同的同工是生命的好同工,工作做不出,但生命得造就;生命得造就,就願意放下自己,結果工作也會做得好。若沒學到生命的功課,就算工作做好了,卻未必樹立好的見證,功虧一簣。
另一個比喻,教會是基督的新婦,是追求愛的地方,新郎與新婦最突出的是甚麼?就是生活在一種最甜蜜最熱烈的愛當中。好的教會第一追求生命,而且愛主的人多,不是愛人第一,乃是先愛主,因為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創造大工最高峰是婚姻,然後神才安息,但人的婚姻是要顯示基督與教會的關係,這是一個奧祕。啟示錄最後一幕也是婚姻,是羔羊的婚筵。所以說好的教會愛主的人多,我們若能真愛主,愛人就不太難。只要你愛主,就非要愛人不可。耶穌問彼得你愛我麼?彼得說愛之後,主就差派他去愛祂的羊,去餵養他們。
第三個比喻,教會是神的殿,由活石造成;主耶穌就是活石,死的石是沒有彈性,活石太窄可以縮,這裡減一點,那裡長一點都可以,有成長及改變的潛質,人與人相處若大家都是活石就容易配搭。這樣人來到教會就可以看見肉眼看不見的神,以弗所書說「我們靠祂同被建造成為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弗二22)。誰建造?耶穌建造!有時候我們以為可以為神建造多美多好的禮拜堂,其實更重要是神要建造我們,使我們成為祂的靈宮,人不是透過我們的建築物見到神,乃是透過一群基督徒的生活表現見到神。初期教會沒有好的教堂,但聖經說:眾人都懼怕他們。
另一方面他們又得眾民的喜愛;又怕又愛,多矛盾呀!他們怕甚麼呢?原來怕在他們中間聖潔而威嚴的神,但他們卻沒有因為怕就跑掉,相反教會中得救的人天天增加,原來初期教會信徒在一起,彼此關顧,凡物公用,處處彰顯這位愛的神。世上宗教以建築物吸引人,但教會應以信徒的彼此相愛吸引人。
第四個比喻,教會是神的國,國是掌權的地方,神的權能與見證必須在教會彰顯,教會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是屬靈爭戰的基地。所以我們不只是傳福音帶領人得救,也要帶領他們經歷人生的磨練,在教會中成長。神容許教會有問題,為的是磨煉我們,叫我們成長。
若一個人只救得而不愛教會,他的靈性沒有前途,因為沒有體會耶穌愛教會的心腸。祂怎樣愛教會?以弗所書五章廿五至廿七節指出有三個階段;第一,為教會捨己(過去);第二,洗淨教會,預備教會(現在);第三,有一天教會要成為榮耀聖潔,沒有瑕疪的新婦,獻給自己(將來)。所以信徒應知道教會現在處於預備的階段,神必須改造基督徒與教會,否則有一天,耶穌要迎娶的就是一個醜婦。
基督徒應明白教會的真理,就不會那麼容易因為教會裡面人的軟弱,就灰心離開。聖經明說教會將會成為「新」婦,我們就要相信神在這個預備的階段中掌管一切,得勝有餘;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與神配合,建造沒有玷污(指與世界的關係)、皺紋(指信徒的生命)的教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