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焦牧師
焦牧師生平
  病中感言
最後的勸勉
讚美與懷念禮拜
見證: 事奉神五十一年
專訪: 從教會人際關係談合一
文章: 信心之歌
焦牧師著作
 
 
 
 
 
 



 

 

 

專訪: 從教會人際關係談合一
生命與權柄 訪問焦源濂牧師
邱清萍整理 /
原載於 中信傳書雙月刊 1998年08月

若一個人只得救而不愛教會,他的靈性沒有前途,
因為沒有體會耶穌愛教會的心腸。

問:

有些基督徒因教會內部衝突而灰心,甚至跌倒離開主,基督徒對教會的問題應持甚麼態度?

答:

信徒最應關心的是耶穌對教會的態度,那才是我們過教會生活最大的權威所在,可惜信徒甚至傳道人在這方面也沒有深入的瞭解,這是教會問題最大的危機。對教會觀念不清楚,怎可能有正常的教會生活?不可能。聖經說教會是神呼召出來的一群人,並且用了不同的比喻指出教會的作用,教會原來是神救贖工作的最高峰。在馬太福音十六章十三至十九節,耶穌教導門徒兩件事:第一,教會是由一群認識耶穌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的人組合的;第二,教會在神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以致陰間的權柄也不能勝過它。

保羅在以弗所教會傳福音最久,與那裡的信徒感情也最深,並且派他最親愛的同工提摩太到該教會事奉,在以弗所書保羅與該教會深入談到教會的真理。不認識耶穌,就不能得救;不認識教會,屬靈生命就沒有前途,因不知道追求的方向;若基督徒因教會有問題而灰心和離開,就表明他還不認識教會的真理。

耶穌說:「我將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教會是在建造的過程中,未建造好當然會有不像樣的地方,關鍵是我們有沒有掌握建造的藍圖,若有就知道如何解決這些困難,聖經中提到教會的比喻很多,至少有四個:基督的身體,基督的新婦,神的殿,神的國。

身體是見證生命的地方,耶穌在地上最主要兩件事,除上十架外就是道成肉身,將生命顯明出來,教會作為基督的身體,應把基督的生命彰顯出來,所以教會生活很重要的一部份是追求基督的生命,不是追求知識和做事方法;教會人多一定有問題,做事容易做人難,因為這是生命的問題。另外教會的門大開,不可能只接納一種人,甚麼人都有就易出問題,信徒不知道追求生命,問題就更多了。

教會在建立的過程中會有成長之痛,而且問題多由又熱心又聰明的會友引起,大家都想有所貢獻,但又不能有同一的看法與做法,就有問題了。我們的教會建堂時,我給大家兩句話:意見相同的同工是工作的好同工,工作做得快;意見不同的同工是生命的好同工,工作做不出,但生命得造就;生命得造就,就願意放下自己,結果工作也會做得好。若沒學到生命的功課,就算工作做好了,卻未必樹立好的見證,功虧一簣。

另一個比喻,教會是基督的新婦,是追求愛的地方,新郎與新婦最突出的是甚麼?就是生活在一種最甜蜜最熱烈的愛當中。好的教會第一追求生命,而且愛主的人多,不是愛人第一,乃是先愛主,因為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創造大工最高峰是婚姻,然後神才安息,但人的婚姻是要顯示基督與教會的關係,這是一個奧祕。啟示錄最後一幕也是婚姻,是羔羊的婚筵。所以說好的教會愛主的人多,我們若能真愛主,愛人就不太難。只要你愛主,就非要愛人不可。耶穌問彼得你愛我麼?彼得說愛之後,主就差派他去愛祂的羊,去餵養他們。

第三個比喻,教會是神的殿,由活石造成;主耶穌就是活石,死的石是沒有彈性,活石太窄可以縮,這裡減一點,那裡長一點都可以,有成長及改變的潛質,人與人相處若大家都是活石就容易配搭。這樣人來到教會就可以看見肉眼看不見的神,以弗所書說「我們靠祂同被建造成為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弗二22)。誰建造?耶穌建造!有時候我們以為可以為神建造多美多好的禮拜堂,其實更重要是神要建造我們,使我們成為祂的靈宮,人不是透過我們的建築物見到神,乃是透過一群基督徒的生活表現見到神。初期教會沒有好的教堂,但聖經說:眾人都懼怕他們。

另一方面他們又得眾民的喜愛;又怕又愛,多矛盾呀!他們怕甚麼呢?原來怕在他們中間聖潔而威嚴的神,但他們卻沒有因為怕就跑掉,相反教會中得救的人天天增加,原來初期教會信徒在一起,彼此關顧,凡物公用,處處彰顯這位愛的神。世上宗教以建築物吸引人,但教會應以信徒的彼此相愛吸引人。

第四個比喻,教會是神的國,國是掌權的地方,神的權能與見證必須在教會彰顯,教會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是屬靈爭戰的基地。所以我們不只是傳福音帶領人得救,也要帶領他們經歷人生的磨練,在教會中成長。神容許教會有問題,為的是磨煉我們,叫我們成長。

若一個人只救得而不愛教會,他的靈性沒有前途,因為沒有體會耶穌愛教會的心腸。祂怎樣愛教會?以弗所書五章廿五至廿七節指出有三個階段;第一,為教會捨己(過去);第二,洗淨教會,預備教會(現在);第三,有一天教會要成為榮耀聖潔,沒有瑕疪的新婦,獻給自己(將來)。所以信徒應知道教會現在處於預備的階段,神必須改造基督徒與教會,否則有一天,耶穌要迎娶的就是一個醜婦。

基督徒應明白教會的真理,就不會那麼容易因為教會裡面人的軟弱,就灰心離開。聖經明說教會將會成為「新」婦,我們就要相信神在這個預備的階段中掌管一切,得勝有餘;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與神配合,建造沒有玷污(指與世界的關係)、皺紋(指信徒的生命)的教會。

 

問:

在您的牧會經驗裡,那一種衝突最難處理?如何處理?

答:

瞭解了教會真理,就明白教會有矛盾衝突並不稀奇,最重要是要處理得好。而問題當中,若同工同心,有默契,會眾的問題通常較易處理,最難的反而是同工之間的問題,所以同工的甄選非常重要。記得我在牧會的初期,不知道如何找同工,就用一般世上的方法,就是開會友大會,由大家選舉;後來發現有些會友既不追求屬靈的長進,也不熱心參加教會的聚會和事奉,但卻很熱衷開會和發表意見;只因他們在社會上有成就和有地位,就很輕易的被選上做同工;結果每次開同工會都很頭痛,他們提出很多不合聖經教訓的意見,又很血氣;久而久之我就埋怨神為甚麼給我這樣的同工,祂卻說:「他們不是我選的,是你選的。」

後來我從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和初期教會使徒帶領教會的模式中體會了一些道理。聖經給了我們一些治理教會的原則,但要落實,除了掌握真理外,還要因時因地制宜。於是我向教會提議,日後同工的甄選由我提名,然後大家選舉,我這樣做不是霸道,因為作為傳道人,我時常與弟兄姊妹接觸和交通,比較瞭解大家的情況,知道誰符合聖經提摩太前書三章裡面的要求,被提名的人必須有好名聲,好靈性和與崗位配合的恩賜,我會按這些原則去提名。

我另外對他們說,假如有人對我所提的人有不同的意見,可以個別的跟我說,或認為有人很合適,我卻沒有提,也可以跟我說。這個方法我們用了一段時候,當教會漸漸成長,我就將初步甄選的責任交給提名小組,裡面包括傳道人、同工會主席和信徒代表。我一向不查問弟兄姊妹的奉獻狀況,但在甄選同工的時候,我認為這方面也很重要,因為錢在那裡,心就在那裡。我們把提名的名單請會計同工查看,這些人是否經常有奉獻,與入息是否有恰當的比例,因為基督徒外表熱心事奉,在金錢上卻與神斤斤計較,這是矛盾的。所以這點不通過,也不能放在提名單內。

當然教會找傳道人也要小心,不是所有的傳道人都適合牧會。真誠愛主,能與人相處都是重要的條件,一個愛主但性格強的人仍然有希望,因為他會接受主的管教和改變;但一個不愛主的人就很難了,他會錯到底而不自知,也不承認自己有錯。然而一個人的真正面貌是不容易在初認識的階段看得出來,這就需要從不同的渠道取得資料,又要同工們在禱告裡認真的尋求主的印證,不要急速和鹵莽。

 

問:

有些教會對待傳道人好像僱工一樣,問題出在那裡呢?

答:

這種心態其實不是甚麼新的現象,連保羅這位神的使徒也常遭人白眼與壓迫,問題是傳道人的自我形象。你若清楚有神的帶領在某個教會牧會,即使別人看你是僱工,你不要這樣看自己,反倒在各樣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僕人(林後六4),消極方面是「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礙,免得這職份被人毀謗」(林後六3)。該章跟著還舉了廿八種傳道人應有的生命特質,共分四類,每類共七件事。

第一類困難的時刻:忍耐、患難、窮乏、困苦、鞭打、監禁、擾亂。逆境是試驗我們真功夫的時候,也是傳道人「大顯身手」的機會。

第二類是日常生活的操守:勤勞、儆醒、不食、廉潔、知識、恆忍、恩慈。傳道人有這些操守,就能使事奉不受妨礙。

第三類是工作的能力:聖靈的感化、無偽的愛心、真實的道理、神的大能、仁義的兵器、榮耀羞辱、惡名美名。傳道人有這些,就有了工作不倦的資源。

第四類是人生的經歷和見證,也是七樣:似乎誘惑人,卻是誠實的;似乎不為人所知,卻是人所共知的;似乎要死,卻是活著;似乎受責罰,卻是不至喪命;似乎憂愁,卻是快樂;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傳道人的生命可說是見證一個「莫名其妙」的人生。

主在世也被人輕視說:「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的麼?」保羅被人認為「其貌不揚、言語粗俗」,是「萬物中的渣涬」,所以最重要還是傳道人能自重自愛,有了以上的生命素質,就能「雖千萬人,吾往矣」,別人怎樣看你是很小的事。

 

問:

應怎樣看傳道人的權柄問題?

答:

應從兩方面來看。有些傳道人說:神呼召我做傳道人,所以你們都要聽我的話。我覺得這種觀念不完全正確,不錯,信徒應尊重神所呼召的僕人,但傳道人也應當有實際的表現,才能叫人心服,保羅也說你要「表明」出來你是神的僕人。這一點連世界上的人都看到,譬如總統被選了出來,起初大家還能尊重他,但日子久了,他若沒有配合他身份的表現,別人就很難繼續聽從他。同樣道理,有些信徒在其專業方面很有成就和領導才能,回到教會不要以為別人就「理所當然」要聽他的話。特別一些在自己成長的教會中做傳道的年輕人,要小心,不要擺出一副「我現在可以當家了,別人都要聽我話」的姿態,要實實在在表明你是神的僕人,別人自然會尊重你。

當然弟兄姊妹也應尊重傳道人,這是兩方面的,但我自己覺得傳道人應負多些責任。即使有些弟兄姊妹不受教,傳道人只要在神面前盡自己的責任,神會有辦法對付他們的。我在牧會的經驗中,曾有肢體生活行為與他事奉的崗位不對稱,我就個別的勸勉,並要他暫停事奉,對方當然不高興,甚至在背後說閒話,後來他因家庭需要去了別處,也因此離開了教會。另外,我也曾遇見被同工誤解的情形,但只要自己在神面前問心無愧,神就藉著不同的渠道,使對方明白,甚至向你道歉。你若誠誠實實做主的僕人,盡心竭力討祂喜悅,祂必定負責到底。

 

邱清萍整理


 

本站由中華歸主海沃教會一群敬愛焦牧師的弟兄姊妹設立,
藉此紀念這位神的忠僕,並傳揚神國福音,為主得人多結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