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與追思
海沃教會: 芥菜子特刊
波士頓教會: 焦牧師懷念集
福音文宣社
三谷教會: 懷念焦牧師專欄
 
 
 

 

 

 

海沃教會: 芥菜子特刊

憶焦牧師
莊重謙 / 中華歸主海沃教會

寫這稿的時候,焦牧師已離開我們兩個多月。我和很多認識焦牧師的人一樣,腦海中經常留下一些難忘的回憶,不自覺地浮現他的影像。只是我的回憶,沒有多大的傷感,因為這是每個人最終必需走上的路。以焦牧師來說,他一生的路徑,滴滿脂油,最後的一段日子也很短,沒有經歷多大的痛楚,如此離世,在我看來,實在是神賜給愛祂的人在世上最後的恩典。我對焦牧師的回憶,是很多生活的片段剪影,其中有些因為年代久遠,較為模糊,但有不少仍十分清淅,更有些對我的影響是非常深遠。而所有的回憶,都使我暖在心頭,充滿感恩。

我對焦牧師的認識,雖不深厚,卻是較為長久。第一次見到他,是在1963年初,那時我在香港唸中學,剛開始到教會慕道,那教會是在香港島西半山區一所公寓的後座,地方很小,就像本教會停車場中的小白屋,每主日擠上百多人,坐在沒有靠背的小帆布椅。記憶中那時的焦牧師,體形清瘦,朝氣蓬勃,他只來過一次兩次,當時那教會沒有全職傳道人,每主日都有不同講員,其中很多我已忘掉。惟獨是焦源濂牧師,可能是因為他那略帶外省腔的粵語,又或許是他的姓氏較罕見(好像武俠小說中大俠的名字!),令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久他便離開香港,我有一段長時期沒有見到他。

與焦牧師再見面,是在十多年後的一個退修聚會,一個風和日麗的週末,在香港一處戶外草坪舉行。那天我和太太一同參加聚會,焦牧師是講員,內容是約翰褔音第八章有關基督的神性。這正是我當時很感興趣的題目。他那天的信息,我現在還清楚記得。焦牧師指出主耶穌對猶太人論到祂的身份,三次提及「我是…」(約8:24,28,58),他特別叫我們留意在24及28節的「我是基督」,其中「基督」兩字旁的小點(和合本),表示原文沒有此字,而58節的「就有了我」,原文的直譯,也是「我是」。這個「我是」,跟舊約出埃及記3章14節,神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同一含意。當時的猶太人十分了解,耶穌是說自己就是神,因此纔有25節的追問:「你是誰?」,30節的「就有許多人信他」,和59節的「拿石頭要打他」。這些道理,對很多信徒也許耳熟能詳;但我當日聽焦牧師娓娓道來,不徐不疾,詳細地解釋經文,使人明白其中奧妙,恍然大悟,茅塞頓開。這是我一生不會忘記的一篇道。

1989年初,我從香港移民來到灣區,曾經到過幾家華人教會聚會,這些都是粵語教會。內中且有我認識多年的主內肢體,但是當時我還未決定參加那一家教會。後來經林發廣弟兄介紹來到本教會,意外地看見焦牧師,纔知道這是他牧養的教會。記得我首次參加本教會的崇拜,是在六四事件之後的主日,因為焦牧師證道時說他剛去過灣區的示威遊行集會。那時他正開始一連串的講道有關約瑟的生平,雖然當時我還不習慣聽國語證道,但卻深深被焦牧師的道所吸引,加上弟兄姊妹的熱烈接待,很自然地繼續來本教會聚會。

此後,我和教會的眾肢體,有很多機會一同受焦牧師的教誨。我最享受他那精闢的解經證道,深入淺出地剖析經文,抽絲剝繭地指出容易令人忽略之處,卻並不斷章取義,穿鑿附會。他擅長以連串式的講道來論述聖經人物,如約瑟、拿俄米、路得、約伯(某次教會夏令會的講道)、基督(約1990年在週五晚講解約翰褔音)、保羅(數年前在週五晚講解使徒行傳)等。除了講台上的教導,焦牧師的個人生活表現,也是令我十分敬佩。他處處流露神僕的風範,敬虔謙卑,平易近人。年過古稀後,仍退而不休,努力工作,或到各地證道,或在家著作。他熱愛教會,當教會經歷重大困難時,他義不容辭回來帶領牧養,直到情況穩定下來,而卸任後經常以會友身份參加聚會,更是分區禱告會的常客。此外,焦牧師對宣教事工,十分重視;他的兒子焦雋,曾以醫師身份到泰國宣教,他自己也經常到中國傳道培訓。這都是教會眾肢體可以見證的。

我與焦牧師單獨交往的機會並不多,但也可以和大家分享。有一次,我到他家商討外宣的事工,談到如何推廣海外華人向同胞們傳褔音,焦牧師認為這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他以尼希米為例,指出尼希米雖是一個OBJ(這是焦牧師的用詞,是Overseas Born Jew的簡稱),當時的猶大已淪亡多年,而他已身在波斯國宮中任要職,心卻時刻掛念著耶路撒冷的光景。當尼希米聽到耶路撒冷的荒涼,心急如焚,立即向波斯王請假回國,重建城牆。焦牧師說尼希米的心志,應該是海外華人信徒的榜樣。另一次,在1999年末,焦牧師邀請我出任來年執事,當時我剛從香港工作後回美,只有幾個月,對教會近況,不大了解,因而婉拒。他聽了我的回覆,有點失望,對我說,「我不能勉強你接受這職份,但不要忘記這是神的家,神願意祂的兒女與祂同工,同心合意,興旺褔音。」他繼續勉勵我在教會中參予事奉,一年後,他再邀請我出任執事,我記得他一年前的話,便欣然接受提名。

去年十月初,焦牧師發現肺病復癹,接受治療。接著的幾個星期,聽到有關他的情況,好壞參半。偶然在主日見到他,面色精神看來不錯,但聽他說話,卻有點氣喘。十一月感恩節前一天早上,輪到我太太陪他到醫院,她出門後,電話聲響,我拿起聽筒,聽到對方聲音非常微弱,且帶著氣喘,我知道那是焦牧師,連忙跟他說太太已在途中。對話不到五秒,但我已感到牧師的身體情況不妙,心想他也許要專心治療,會有一段時間見不到他。那知在接著的主日(11月30日),他在教會停車場出現。當時下著微雨,焦牧師頭載連頸的毛冷帽子向我招手,見我沒有反應,便笑著問我:「認得我嗎?」然後在主日崇拜,他上台為我們祝褔。這是我最後一次聽到他的聲音。

「從前引導你們,傳神之道給你們的人,你們要想念他們,效法他們的信心,留心看他們為人的結局。」(希伯來書13章7節)。正氣歌最後一段也有類似的勸勉:「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焦牧師已離開我們,我想我們對他最有意義的懷念,是效法他的信心,留心看他生命的成果,接過他的棒,繼續傳神的道。

二○○四年二月二十八日

 

 

 

本站由中華歸主海沃教會一群敬愛焦牧師的弟兄姊妹設立,
藉此紀念這位神的忠僕,並傳揚神國福音,為主得人多結果子。